海事学院体育馆加层改造 (TY201202)

2018-04-18


工程概况

海事学院体育馆,建筑长度30.0m,宽度18.0m。现需要改变为办公楼,原层高9.7m,中间加一层,屋面以上增加二层。


    

工程地质条件

原结构采取直径600mm的钻孔灌注桩。以(3-5)为持力层,有效桩长28.0m,单桩承载力1500KN,桩间距1.8m。


O67.png


三、原建筑物状况

(1)设计时间1987年,执行TJ系列规范。

(2)基础:桩基础,钻孔灌注桩,直径600mm,个别700mm,桩间距1.8m,有效桩长28.0m,以(3-5)粉质粘土为持力层,单桩承载力1500KN。独立承台,承台高度1.4m。

(3)钢筋混凝土大跨度框架结构,纵向二跨,跨度15.0m,横向单跨,跨度18.0m。建筑剖面高度:基础承台底标高-3.400m,首层+0.000m,结构二层楼面+4.970m,三层夹层楼面+9.770m,屋面檐口+14.800m,屋面结构找坡2%,屋脊标高+15.370m。

(4)原设计特点:TJ74规范,安全系数法,无抗震设计。原建筑按现行现行规范判定为抗震二级(属于体育馆类大跨度公共建筑框架结构、高度小于30m情况)。

四、增层改造设计

    1、业主要求

将体育馆改造为办公用房,首层楼面不变,二层局部夹层变为全楼面,屋面以上增加二层,原建筑高度15.370m,增层改造后30.170m。

2、改造设计基本参数

(1)设计等级: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;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(丙类);

(2)地基基础: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

(3)抗震设防等级: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°,第一分组,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.1g,场地类别为类,场地特征周期0.45s。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(属于7°设防框架结构高度大于30m情况),钢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    级

(4)建造时间1978年,至今25年时间,根据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考虑,还剩余25年时间。改造后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,可采用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鉴定。

(5)荷载取值:

办公用房3.0KN/m2(含活动隔断),上人屋面2.0KN/m2,不上人屋面0.5KN/m2,基本雪压0.65KN/m2(50年一遇),基本风压0.40KN/m2(50年一遇),楼梯3.5KN/m2。

(6)材料

原设计上部结构混凝土C25(原来300#),箍筋Ⅰ级,受力钢筋Ⅱ级。经过安全鉴定,按照实际实测混凝土强度。

新增混凝土C30,箍筋HPB300,受力钢筋HRB400。新增钢结构Q345

结构加固类碳纤维300gⅡ级布,A级胶黏剂。

(7)采用PKPM2010版本计算。

   3、改造技术方案

(1)新增基础采用锚杆静压钢管桩,直径Φ299mm,壁厚10mm,长度24.0m,单桩承载力要求700KN.

O68.png

       

(2)新增夹层采用钢筋混凝土,板厚120mm,梁跨度7.5m。

   

O68.png


(3)原梁与柱采取碳纤维加固,梁柱节点采取黏贴钢板加固。


   

O70.png


(4)屋面增层采用钢结构,压型钢板组合楼面。

O71.png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