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厂主厂房内真空泵基础沉降 (TY201208)

2018-04-18


一、工程概况

电厂1#与2#机组分别于2008年12月15日和12月18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投产,脱硫设施同步投运。目前发现在主厂房内的真空泵基础沉降,导致基础周边的地坪开裂,最大沉降目测约150mm左右,而且部分地坪空洞现象明显。

二、工程地质条件

2.1 原始地形地貌

厂址位于赣县茅店镇,原始地貌为一、二级阶地及丘陵岗地,现已整平,分三级台阶,第一级台阶标高为114.2米,为填方区,主要布置有翻车机室、干煤棚等输煤系统建筑物,第二级台阶标高为118.8米,主厂房、烟囱、电除尘、脱硫等重要建筑布置于此,第三级台阶标高为123.2米,主要为挖方区,布置有冷却塔、升压站、中央水泵房等建筑物。

2. 2 原始地层岩性

根据前期的勘察资料及本次的钻孔揭露,厂址出露地层按由新至老次序叙述如下:   

O101.png

图2、主厂房A列柱工程地质剖面图

三、工程施工状况

根据技术交底记录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竣工资料,主厂房地段整平后的标高为118.8米。根据钻孔揭露,北面为基岩出露区,分别出露中等风化和强风化基岩。向南覆盖层逐渐增厚,覆盖层依次为(1)层填土,(3)层粘土及(6)层砾石混粘性土,强风化基岩最深达9.3米,中风化基岩深度达11米。设计采用以(9-2)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为地基持力层。

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,主厂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,基础埋深以持力层下卧深度为准,挖方区基础埋深最浅为-3.0m,填方区最深为-9.0m。由于主厂房基础平均埋深约7.0-9.0m,主厂房及汽机房基础采用大揭盖开挖方式。具体流程是:先开挖汽机房A列柱,接着B列柱和汽机基础。主厂房内的深基础开挖时独立开挖,基础间距较小采用连槽开挖。

厂房基础完成后,采用粗砂夹碎石(碎石卵石重量30%-50%)回填,砂石级配良好,卵碎石粒径不大于50mm,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.94。砂卵石料回填采用自卸汽车运输,挖土机结合人工摊料,表面注水,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。一般回填至设备基础底面标高后,构筑设备基础,然后回填至设计地坪标高。

O102.png

图3. 原始地貌地质剖面图

O103.png

图4. 主厂房A列柱开挖剖面图


O104.png

图5、主厂房A列柱基础

O105.png

图6、主厂房内回填以及循环水坑及真空泵设备基础


四、目前沉降情况

经过现场勘察,1#机组真空泵与2#机组真空泵基础周边地坪均有不同程度的裂缝,其中靠近循环水泵坑部分裂缝与沉降较严重,目测沉降达到150mm以上,真空泵东侧是汽机房柱基础,之间地坪局部有裂缝,西侧是主厂房柱基础及小型设备坑,之间地坪局部有裂缝。两台相邻真空泵的基础沉降基本差不多,基础之间地坪虽然没有开裂下沉,但明显感觉空洞,说明地坪下面基层已经下沉。


    

图9、真空泵与循环坑相邻地坪开裂(左图1#泵,右图2#泵)

五、原因分析

从现场情况综合分析,真空泵基础是在主厂房大揭盖开挖施工回填砂石后构筑的。回填砂石的密实度将会直接影响设备基础沉降性能,特别是靠近循环水坑附近,回填后夯实机械靠不了边,往往会导致该区域不密实,从现场看也表明靠近循环水泵坑附近基础下沉较厉害一些,回填料不均匀密实是造成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。

真空泵基础砼量15m3,基础重量约400KN,设备重量约50KN,基础底面积5.2*1.92=10m2,基底平均压力约45Kpa,远小于砂石垫层承载力,在静态条件下基础沉降会很小。但是综合分析主厂房内所有设备基础,与真空泵类似的设备基础规格大小以及设备情况有很多,其他均没有电动机基础明显下沉现象,唯独相距60m左右的两台真空泵基础有明显的下沉现象,说明这两台设备有独特之处。从现场触摸感觉,真空泵体有明显的震感,不知是真空泵自身振动还是汽轮机设备振动影响。但从地坪震感判定,真空泵自身震动可能性更大,这样的话,设备基础在振动条件下,在相对不密实砂石地基上,产生明显的下沉也就显而易见的了。真空泵振动导致设备基础下沉是外部诱发原因。

六、综合治理方案

根据以上原因分析,考虑从两个方面来处理,一是回填砂石地基加固处理,另一个是基础减震方面的处理。



O106.png

图10. 真空泵基础平面图

(一)回填砂卵石加固

对于砂卵石回填层,因颗粒空隙充分,采取注浆加固较合适,但对于本工程,注浆加固存在两个难点,(1)因地下砂卵石的不均匀性以及注浆工艺的特殊性,较难做到定向定压,这样会导致注浆范围不能很好的控制,在管线密集区域,很难保证注浆对管线或结构预留孔洞的充填影响。所以采用一般插管注浆很难做到对管线的保护。(2)砂卵石垫层厚度达7.0-9.0m,砂卵石最大粒径50mm,这样给开孔插管带来很大困难,而且设备之间净空较小,无法容纳大型注浆机械。所以采取常规插管注浆工艺是行不通的。

针对该工程的特殊性,采用特殊的短钻循环灌浆法,需要对现行常规设备进行改装。

1、设备方面改造以及空间利用

由于真空泵基础四周空间较小,上空部分也有管线阻碍,所以需要对设备在平面尺寸与高度方面的改造。

(1)选用国内本身轻巧机动且动力保障的回转钻机,拆除塔架后净高度1.5m,拆除底盘后长度1.5m,宽度0.8m,将原来柴油机改为卧式电动机,进一步缩小机身体积。机器固定临时锚固在室内地坪上面。

(2)因净空有限,钻杆要重新配置,钻杆长度0.8-1.0m,内丝接口,每回次行程0.4m,借助坑内净空接驳钻杆。

(3)在设备基础内侧设置锚固槽钢,搭设钻机平台。

(4)靠近循环水泵坑位置,在循环水泵坑内搭设脚手架,或在内坑壁锚固搭设平台

2、注浆工艺

本次注浆工艺关键是考虑空间、砂卵石、周边管线孔洞等环境影响、文明施工等方面。

O107.png

图11. 真空泵基础处理平面图

(1)基础开槽:先用切割机切割地坪,人工破碎地坪;

(2)挖除槽内填土,深度约1.0-1.5m,宽度1.0m,视开挖坍塌情况以及空间情况确定。

(3)清理地下管线,无法拆除的管线露明架空。

(4)设备基础侧壁锚固安设支撑槽钢,便于安装钻孔机械。

(5)基槽内渗透灌注水泥浆,水灰比1:1,封闭基槽浅表层。

(6)初始开孔,直径Ф120-150mm左右,深度1.5-2.0m左右,间距1.0-1.2m,根据具体位置情况确定。

(7)成孔后埋入钢套管Φ100,钢管外壁灌注浓水泥浆封闭。

(8)水泥浆凝固24小时后,在钢管内钻孔,采用细致岩芯管钻孔,钻孔深度7.0-8.0m,在钻进过程中,根据孔壁坍塌情况灌注水泥浆,水泥浆内掺10-15%的水玻璃。循环往复注浆,直到灌注到设计深度。

(9)注浆完毕后,在注浆孔内插入Φ42钢管,钢管每隔1.5m设置3个注浆孔,进行二次注浆。钢管留在注浆孔内,作为树根桩内加筋。

3、质量控制

(1)仔细勘查真空泵基础周边的设备性质,重点勘测坑壁结构内的预留孔洞、电缆沟槽等高度以及与真空泵之间的距离。

(2)注浆施工顺序为间隔注浆,监测与控制注浆压力与注浆量之间的关系,压力控制在0.2-0.3Mpa,注浆量控制在100L/min左右,每米总注浆量根据现场试验确定。

(3)监控二次注浆压力。

(二)基础改造

因注浆管在基础外侧设置,注浆除了加固深部砂卵石地基外,注浆孔内插入钢管兼做微型桩,为了将基础荷载托换到注浆加固体和微型桩上面,需要将基础加宽。另外由于基础振动是导致砂卵石下沉的外部诱发因素,因此增加基础实体重量,将整个基础坐落在加固后的注浆层上面,有利于整个基础的减震和抗沉性能。基础加宽部分初步考虑1.0m宽度。

由于设备基础之间净距离较小,所以可以将两个设备基础连接起来,这样增加了设备的总体抗沉性能。真空泵基础与循环水坑距离较近,考虑也可以将基础与循环坑壁连接起来。将开裂的地坪切割拆除,注浆与加固地基基础后,在基础周边恢复地坪时,可适当加厚地坪厚度,如200-300mm,并且配置单层双向钢筋,钢筋与设备基础锚固,这样也可以帮助设备基础抗震与抗沉。

具体措施:

(1)根据管线情况在基础侧壁植筋,双层间距@1000,下层钢筋比原钢筋上抬50-100m,上层钢筋比室内地坪低100-200mm,植筋Φ16@200,植入深度200-250mm,钢筋外露长度1000mm,横向分布钢筋Φ12@200。

(2)在基槽内浇注C20混凝土,根据管线情况确定浇注厚度。

(3)恢复地坪,地坪配置Φ10@200钢筋网。

(4)真空泵基础与循环水泵坑坑壁混凝土相联系,采用植筋Φ16@200双层双向,C20混凝土浇注。

(5)真空泵之间相联系,采用植筋Φ16@200双层双向,C20混凝土浇注。

O108.png

图12. 真空泵基础处理1-1剖面图

(三)施工监测

1、测量真空泵基础的平整度、室内地坪的变化高程。在周边设备基础和地坪设置沉降观测点。

2、注浆期间,除了进行工艺性参数监测外,还要监测真空泵设备基础、周边设备基础、周边地坪的沉降或隆起,为注浆工艺提供指导信息。

3、设置长期监测水准点与设备基础沉降监控点,半年内每月监测一次,半年后每半年监测一次,根据沉降稳定性确定后续监测。

(四)文明施工

由于在厂房内施工,文明环保要求较高,针对本工程特点,采取下列措施:

1、真空泵基础周边可用空间范围内,采用活动围挡围起来,活动围挡用小型方管焊接后彩条布蒙面,外围反压固定。

2、室内地面铺设彩条布或油毡,设备移动或小型材料运输线路上铺设土工板或木板,木板下面铺设彩条布,总之不能污染原始室内地坪。

3、泥浆泵、搅拌桶、水泥堆放地放在厂房外面,四周围护,地面铺设木板。

4、泥浆与水泥浆废浆不能漫出室内地坪,人工将废浆盛到储浆池内,定期拉出处理。

5、管理到位,工人不能随便到施工区域以外,进出厂房专门通道,统一安全着装,醒目监督。

6、破碎混凝土和混凝土植筋主要防治粉尘,采取机械切割与带水钻进,可以有效防治灰尘。

7、本工程的主要矛盾是废浆废液的有效处理,不能污染环境也不能跑冒滴漏。

8、每天专人打扫室内环境卫生。

七、工期安排

考虑厂内空间狭小、砂卵石注浆工艺的独特性、文明环保施工要求等条件,工期安排:

1、设备改装与准备:合同签订后一周时间。

2、进场生活准备与材料:三天。

3、每个机组真空泵基础注浆孔20个需要:10天-15天,根据初始情况确定。

4、基础加宽植筋:植筋与注浆同步推进,浇注混凝土二天。

5、2#机组待1#机组完成后再行实施。

6、总工作时间进场后约一个月,主要是注浆工序繁琐,时间不确定性,力争早些做好。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