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小楼雕花墙壁保护迁移 (TY201309)

2018-04-18


一、工程概况

某民国小楼,位于太平南路,宽度8.0-9.0m,四层,砖木结构。因四层楼外墙面雕花图案古朴典雅,工艺精良,具有保存价值,文物管理单位想整体迁移这面墙体,镶嵌到别的地方永久保留,小楼其他部分拆除。


O171.png       

图1 小楼正立面与剖面图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      图2 现场实拍

O172.pngO173.png

图3 小楼周边房屋正面图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4 小楼剖面图(环境)


二、迁移方案

1、四楼墙壁需要整体加固托换,在吊装过程中整个墙壁需要加固,变成整体。

2、整个砖木结构年代久远,结构体系很脆弱,在进行墙壁托换加固时,需要将整个结构楼层进行托换支撑。

3、小楼正面是太平南路人行道,左侧有高压电线,在托换施工时,需要防护,保证行人正常安全行走。

4、托换完成后,用大吨位吊机将托换墙壁吊下来。

三、迁移方法

1、整体结构托换支撑

    采用脚手架钢管,将整个小楼支撑,支撑底面积大约120-150m2,从地面开始,钢管立杆间距1.0m,排距1.0m,横杆步距1.2m,每层楼板下设置横杆,将横杆与原木地板塞紧。满堂布设,预计需要搭设空间2200-2500m3。该脚手架同时承担外加钢架荷载。

O174.png             O175.png

图5、脚手架支撑托换

2、人行道防护

施工期间,要保证人行道畅通和安全,需要搭设人行通道。采用型钢钢架结合脚手架搭设,上面密铺木板防护。脚手架外挂安全防护网。

路边有高压线杆,电线带保护外套,需要搭设高压线防护架。

3、墙壁托换加固

采用型钢支座固定架,将拟迁移墙壁加固托换固定,钢架要保证整体刚度,墙壁重量约8-10吨。门窗洞口加固不变形。预估需要型钢10-12吨左右。门窗洞口位置设置横向连杆,其他部位设置夹杆,夹杆与墙壁之间垫木板与橡胶垫。夹杆与钢架设置紧固丝杆,便于灵活拧紧,将墙壁与钢架成为整体。

O176.pngO177.png

图7 钢架托换剖面图

4、饰面墙的防护

由于没有详细检测勘测,外墙饰面和雕花部分与墙体的粘结强度是关键问题。现场看到部分饰面与墙面粘结较差,部分饰面已经开裂,如果托换钢架直接支撑饰面会造成饰面损坏,则需要对饰面特殊防护,初步设想采用透明胶体粘结高强度薄膜固化饰面,饰面安设模板,模板与饰面净空厚度约50-80mm,然后灌注灌浆料或热沥青,将饰面与模板形成整体,然后将钢架螺栓与模板固定支撑。当然是否容许采用胶体粘结,需要文物管理单位确认,否则直接铺贴高强度薄膜,主要起隔离作用。

    O178.png   O179.png


图8 饰面保护措施示意图

5、迁移前顶层部分分离性拆除

四楼部分屋面和墙体需要人工精细拆除。拆除顺序是:屋面瓦—木梁—檩条—顶层墙体。其中与饰面墙连接的墙体及屋面分离时应小心细致,采用微型工具小心剥离。

一边细致分离拆除,一边将垃圾清理至楼地面。四层楼面不宜堆太多垃圾。

分离拆除完成后,拆除部分顶层脚手架,将钢架周边的所有联系切断,自由稳定的搁置在预先搭好的脚手架上面。

6、吊装

当小楼支撑托换完成后,先将小楼左侧的那座三层楼拆掉,场地平整后,将75-100吨吊机安放在小楼左侧。然后人工分离拆除四楼屋面和其他墙体,单独留下需要保护的钢架和墙体。钢架底部的墙体分离后,就可以吊装钢架。钢架掉吊下后安放在大型平板车上面,运输到业主指定位置。


      

7、饰面墙迁移以后的整体拆除

该项工作的关键问题是:

(1)整体拆除时要边拆脚手架边拆除建筑物,拆除一层脚手架后再拆除一层建筑物,将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到楼下。这样可尽可能减少支撑钢管的损失,这项工作可由迁移单位实施。

(2)由于靠近交通要道,房屋砖木结构整体性能较差,也不宜利用大型机械拆除,否则可能会造成整体垮塌,累及周边建筑的正常使用安全。

(3)这项工作也可委托专门的拆除单位实施。支架脚手架折价转给拆迁单位,拆迁单位尽可能完整的拆掉钢管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