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车库回填土的组合强夯处理 (TY201409)

2018-04-18



1、工程概况

地下车库面积约3.2万平米,场地为丘陵区域整平,回填土分布不均。经过多方案比较,采取柱锤+强夯的组合处理方案。目前场地基本平坦,场地标高最低点12.50m,最高点20.54m。平均标高15.22m,区域东南较高,西北和北面较低。场地无农作物,无积水。

图片29.png     图片30.png


2、工程地质条件

根据勘察报告,场地岩土层组成分两个区域,北侧区域存在Q4新沉积土层即①层素填土、②-1层粉质粘土、②-2层粉质粘土,而南侧区域不存在②-1层和②-2层,除了①层素填土外就是③-1层粉质粘土。

图片31.png    图片32.png

①层素填土;②-1层粉质粘土;②-2层粉质粘土;③-1层粉质粘土;③-2层粉质粘土;③-3层粉质粘土;④层卵砾石土;⑤-1层强风化砂质泥岩;⑤-2层中风化砂质泥岩

3、设计方案

(1)地下车库,结构净高度2.8m,顶板覆土厚度1.2m,顶板厚度250mm,底板厚度350mm,柱下局部柱墩面积2.2*2.0m,厚度800mm,柱网尺寸为5.3*4.8m。

图片33.png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片34.png


(2)考虑柱网特点以及单层框架受力特点,采取柱下柱锤冲扩+点夯,然后全面强夯的处理工艺,柱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150KPa,其他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多少KPa?柱锤碎石桩直径600mm,有效长度3.0m,采用柱锤冲扩成孔灌注碎石,柱下点夯重锤底面直径不小于2.5m。

 图片35.png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片36.png

(3)以试夯确定的各项参数为正式施工依据,试夯面积50*50m。


  图片37.png图片38.png

(4)处理范围内局部区域为原水塘,存在淤泥等,建议重新开挖清淤掺5%石灰换填后再进行强夯处理;

(5)试夯

测量选定区域地形标高;

第一遍柱下点夯,检验点夯次数与累计夯沉量的关系以及点夯效果;

第二遍柱间点夯,检验点夯次数与累计夯沉量的关系以及点夯效果;

填平点夯夯坑,震动碾压整平后进行第三遍满夯;

第三遍满夯,1/4锤印搭接,满夯二次;

(6)强夯试验初步参数:

重锤底面直径不小于2.5m,重量不小于15吨,设置对称贯通排气孔;

点夯夯击能初步考虑2000KN-m,柱下每点击数6-8次,柱间每点击数4-6次;

满夯夯击能初步考虑1500KN-m,每点击数2次;

第二遍点夯与第一遍点夯时间间隔1周;

(7)点夯停锤标准:

最后两级平均夯沉量(根据试验确定);

夯坑周围地面不应产生过大隆起;

不应夯坑过深而提锤困难;

(8)处理效果检测:

第一遍柱下点夯完成后,夯坑位置抽检6点动力触探试验,检测深度4.0m;

第二遍柱间点夯完成后,夯坑位置抽检6点动力触探试验,检测深度4.0m;

满夯完成一周后,在柱下夯坑、柱间夯坑以及夯坑之间分别一组(三点)静载荷试验;

满夯完成一周后,在柱下夯坑、柱间夯坑以及夯坑之间分别三点动力触探试验;

满夯完成一周后,在柱下夯坑、柱间夯坑以及夯坑之间分别2个钻孔取样进行土工实验;

全面强夯后的检测,静载试验检验3组(9点),动力触探深度5.0m,按照1点/500m2随机检测。


4、施工总体安排


  图片39.png

5、试夯结果(另文解释)

6、全面检测结果(另文解释)

分享